行业新闻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工厂的 24 小时工作实录

2025年08月29日

在汽车制造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的浪潮中,工业机器人已成为汽车工厂 24 小时不间断生产的 “核心生产力”。从车身焊接到电子装配,从质量检测到智能物流,它们以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作业能力,支撑着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高效量产。2026 年 3 月 25-27 日,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E5, W1-W3 馆)盛大开幕,近 100,000 平方米的展会现场将汇聚超 1,000 家行业优质企业,其中机器人展、汽车电子制造展、工厂自动化展等专区,将集中展示汽车工厂常用的工业机器人及配套技术(如运动控制、传感器、PLC 工控系统),为展商和制造业观众呈现真实生产场景中的机器人应用方案。以下通过一则新能源汽车工厂的 24 小时工作实录,带您洞悉工业机器人的核心价值。


00:00-06:00 车身车间:弧焊机器人的 “精准焊接攻坚战”

凌晨的车身车间里,传统的照明大多已关闭,但自动化产线凭借设备自带的作业光源仍在高效运转 ——6 台 6 轴弧焊机器人正围绕新能源汽车车架,进行激光跟踪焊接作业。这类机器人搭载了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和焊接传感器,能实时调整焊枪角度与电流,确保每一条焊缝的熔深、宽度均符合标准,焊接合格率稳定在 99.8% 以上。

“以往人工焊接需频繁调整姿势,且夜间作业易出现疲劳误差,现在机器人 24 小时连续作业,单日可完成 120 台车架的焊接,效率提升 40%。” 某新能源汽车工厂车间主任表示。这类具备力控与视觉引导功能的弧焊机器人,将在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的机器人展专区集中展示,现场还将通过实景模拟,演示其与车身定位夹具、焊接烟尘净化设备的协同作业流程。


06:00-12:00 电子装配车间:协作机器人的 “精细组装时刻”

清晨的电子装配车间,重点聚焦汽车电子部件的精密组装 —— 协作机器人正与工人配合,完成仪表盘线束连接车载芯片贴装等细化工序。不同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 “独立作业”,这类协作机器人具备碰撞检测功能,可在工人伸手调整工件时自动减速或暂停,保障人机协作安全。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装配工位,一台负载 5kg 的协作机器人正用定制夹爪抓取 BMS 线束,精准插入 PCB 接口,插装精度达 ±0.1mm,避免了人工插装可能出现的针脚弯曲问题。车间数据显示,引入协作机器人后,BMS 装配线的不良率从 3% 降至 0.5%。展会的汽车电子制造与线束加工展专区,将展示这类协作机器人与线束加工设备的联动方案,观众可现场观摩机器人如何适配不同规格的汽车线束与电子组件。


12:00-18:00 检测车间:视觉机器人的 “质量守门人”

午后的检测车间,是工业机器人 “挑错” 的关键时段。3D 视觉检测机器人正沿着预设轨道,对刚下线的汽车车身进行全尺寸扫描 —— 高分辨率相机配合激光轮廓传感器,能在 3 分钟内完成车身 1000 + 个检测点的测量,精准识别门板缝隙、车架平整度等微小偏差,数据实时上传至工厂 MES 系统,不合格件将被自动标记并分流。

在汽车电子检测工位,另一台视觉机器人则专注于车载显示屏的外观检测,可识别 0.1mm 级的划痕、气泡等缺陷,检测速度达每秒 20 帧,远超人工检测的效率与精度。这类视觉检测机器人及配套的测试测量设备,将在展会的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展区集中呈现,现场还将展示其与汽车电子检测设备的联动追溯方案,助力企业构建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


18:00-24:00 物流车间:AGV 机器人的 “高效转运闭环”

夜幕降临后,车间的 “物流动脉” 由 AGV 机器人(自动导引车)主导。20 台激光导航 AGV(自动导引车)及AMR(自主移动机器人)正有序穿梭于原料仓库、生产车间与成品暂存区,完成焊材、电子元器件、半成品的自动转运。通过与智能仓储系统(WMS)的对接,AGV 机器人可实时接收调度指令,避开拥堵路径,转运效率较人工叉车提升 60%,且实现 “零差错” 物料配送。

某工厂物流主管介绍:“新能源汽车生产涉及上千种零部件,AGV 机器人的 24 小时不间断转运,确保了产线‘不停料’,尤其在电池模组这类重件转运中,AGV 的负载能力(可达 500kg)与稳定性至关重要。” 展会的智能仓储与工厂自动化展专区,将展示不同导航方式(激光、视觉、磁条)的 AGV 机器人,以及其与智能货架、PLC 工控系统的集成方案,为企业提供柔性物流解决方案。


工业机器人的 “进化”:从单一作业到协同智能

从上述 24 小时实录可见,汽车工厂的工业机器人已不再是 “孤立的执行者”,而是通过运动控制技术、传感器集成、数据交互,形成 “焊接 - 装配 - 检测 - 物流” 的协同作业网络。例如,焊接机器人的焊接参数可同步至检测机器人,作为质量判定的参考;AGV 的转运数据可反馈至生产调度系统,优化产线节拍 —— 这种 “数据互通” 的智能模式,正是当前汽车制造自动化的核心趋势。

2026 年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展专区,将深度呈现这一趋势:观众可看到搭载力控传感器的装配机器人如何适配多品种车型生产,了解工业机器人与半导体制造设备、电子封装设备的联动方案,还能与近 1000 家企业的技术专家交流 “机器人产线布局”“设备运维” 等实际问题。


2025-Banner.jpg

关于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 productronica China

2026 年 3 月 25-27 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E5, W1-W3 馆),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将为您打开一扇洞悉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的大门。无论您是汽车工厂的生产负责人、工业机器人供应商,还是寻求自动化升级的制造业企业,都能在展会中找到适配的技术、设备与合作机会。更多展会信息可访问官网【https://www.productronicachina.com.cn】,提前规划观展路线,近距离感受工业机器人的 “智造力量”。


FAQ

1:文章中提到的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工厂 24 小时工作中,主要覆盖哪些生产环节?

覆盖四大核心环节:车身车间的弧焊作业(车架焊接)、电子装配车间的精密组装(仪表盘线束连接、BMS 装配)、检测车间的质量检测(车身尺寸扫描、车载显示屏外观检测)、物流车间的物料转运(零部件、半成品配送),形成全流程自动化作业闭环。

2:汽车工厂的弧焊机器人具备哪些技术优势,能实现 24 小时稳定焊接?

弧焊机器人搭载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焊接传感器与激光跟踪技术,可实时调整焊枪角度、电流参数,确保焊缝熔深、宽度符合标准,焊接合格率高;同时支持无灯光辅助的自动化作业,避免人工夜间疲劳误差,效率较人工提升 40%。

3:协作机器人在汽车电子装配中如何保障人机协作安全,具体应用场景有哪些?

协作机器人具备碰撞检测功能,工人伸手调整工件时会自动减速或暂停;应用场景集中在汽车电子精密组装,如仪表盘线束连接、BMS 线束插装、车载芯片贴装等,能避免人工操作的针脚弯曲、插装错位等问题,将 BMS 装配不良率大幅降低。

4:视觉检测机器人在汽车检测环节能实现哪些检测需求,效率如何?

视觉检测机器人分两类应用:一是车身全尺寸检测,3 分钟内完成 1000 + 个检测点测量,识别门板缝隙、车架平整度偏差;二是汽车电子外观检测,可识别 0.1mm 级划痕、气泡,检测速度达按秒计算,数据实时上传 MES 系统,不合格件自动分流,效率与精度远超人工。

5:AGV 机器人在汽车工厂物流环节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如何实现高效转运?

核心优势是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零差错配送,负载能力可达 500kg(适配电池模组等重件),转运效率较人工叉车提升 60%;通过激光导航技术与智能仓储系统(WMS)对接,可实时接收调度指令、避开拥堵路径,保障原料、电子元器件、半成品的 “不停料” 供应。

6:2026 年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的哪些展区能了解汽车工厂用工业机器人及配套技术?

重点展区包括:汽车电子制造展与线束加工展专区(机器人与线束加工设备联动方案)、智慧工厂核心展示区(视觉检测机器人与测试测量设备)、智能仓储与物流展区(AGV机器人与智能货架集成),各展区均有实景模拟演示。

7:展会中工业机器人相关展区会提供哪些实操性支持,能解决企业哪些实际问题?

展区将通过实景生产线演示机器人作业流程,近 1000 家企业的技术专家可现场提供 “机器人产线布局规划”“设备参数调试”“运维方案优化” 等咨询;能帮助企业解决 “多品种车型适配”“机器人与现有产线集成”“缺陷检测漏判”“物流转运效率低” 等实际生产问题。

8: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工厂的 “协同智能” 体现在哪些方面,展会如何呈现这一趋势?

协同智能体现在数据互通与流程联动:如焊接机器人参数同步至检测机器人作为质量判定依据,AGV 转运数据反馈至生产调度系统优化节拍;展会的智能制造展与机器人展专区,将展示机器人与半导体制造设备、电子封装设备的联动方案,以及搭载力控传感器的机器人适配多品种生产的案例,直观呈现协同模式。

250324_Backx5_Miya1_1580x322_PC.jpg

成为展商

2026年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展位开始接受预定!我们将为您提供各种大小和不同配置的展位供您选择。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自 2024 年起版权所有